与梁庄外出务工者接触,呈现了梁庄四大家族福伯家、五奶奶家、梁贤生家、韩恒文家的城镇打工生活,在书中讲述他们进城之后的生存状态,命运遭遇。
《出梁庄记》不仅是梁庄系列的延伸和完善,也可以看作是“农民工”这一群体生活的缩影。外出务工者进入全然陌生的城市,“生存”是直击他们的核心问题,也是他们首要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。在《出梁庄记》中,梁庄的外出务工者在各个城市分布,艰难的挣扎在生存线上。对于他们的研究无疑可以回归到最基本问题上的研究,即对于他们所面临生存困境的研究和讨论。对于他们生存困境的研究根植于外出务工者的生存,却又不局限于此,还涵盖了产生困境的原因以及关注生存困境的意义。
恶劣的生存环境和复杂的精神状态
(一)恶劣的生存环境
在对梁庄外出务工者的居住条件和工作条件有一定了解之后,就如同打开了走向他们的一扇门。在这扇门之前对他们是陌生的,只知道他们有一个标签是这个社会给他们贴上的农民工。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在走怎样的路,经历怎样的人生。只有去深入一种生活,才能了解在其中生活的人对其进行剖析解读。除此之外的任何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,漂浮于这个群体之外的描绘都显得虚幻而不真实。梁鸿去到了多个地方实地考察采访,涵盖西安、内蒙古、南阳、北京,郑州、南方、青岛在这些地方。书中对外出务工者的工作,居住环境也有一个比较详细的描写。
外出务工者的居住地首先就是逼仄狭窄。如西安的“德仁寨”。梁鸿在跟着二哥一行人去的时候写道,“我想到一个词“隔离墙”,我们在电影上见到的二战时期,犹太人的隔离墙,美国黑人的隔离墙都与那道墙有相似的气质。”[1]20这里是城中村,是外出务工者的集中居住地,他们被城市隔离在此处,拥挤着生存。二哥二嫂等人都居住于此地,附近如意旅社的设施,连洗澡等基本生活条件都无法满足,十分简陋甚至破旧。南方深圳南山区的梁磊居住在沙河街头一栋典型的握手楼里。“房间里简陋,狭窄,凌乱,令我吃惊”[1]212青岛的光亮叔家则居住在万家窝子村庄的最边缘处“一所散发着巨大霉味儿的低矮潮湿年代,旧房子和旧房子”
这些都只是能够看到的一些方面,看不到的更加是难过的情况。